江西省特色学校115年办学历史

学校简介

豫章师范学院校园全景。万柏楷摄_副本.jpg

豫章师范学院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高校园区,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占地面积1200余亩,现有红角洲、湾里2个校区。学校为省市共建,被南昌市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重点打造的市属本科高校。学校连续多年获得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文明校园、江西省平安校园称号。学校被评为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江西省高等学校人才人事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江西省十佳网络口碑本科高校和江西省首届“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劳动教育示范校”。

历史沿革。学校是江西师范教育重要发祥地,经历了中国师范教育一百多年三级师范的逐次跨越,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其前身是1908年创建的江西女子师范学堂、1914年成立的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1928年成立的省立乡村师范学校(后更名为省立南昌乡村师范学校)。几经变迁,1947年省立乡村师范学校、省立劳作师范学校、省立社教师范学校、省立武宁师范学校(前身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合并为省立南昌师范学校,同年省立幼稚师范学校(陈鹤琴创办)并入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1949年省立南昌师范学校和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合并为江西省南昌师范学校。2000年南昌幼儿师范学校并入南昌师范学校。2004年5月,南昌师范学校升格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8月,南昌第二师范学校并入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7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豫章师范学院。同年12月,南昌教育学院并入豫章师范学院。

办学思想。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形成“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知行合一、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博学 崇真重行”的校训和“勤研善思 务实求进”的校风,孕育“正道守业、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涵养“乐教善导 德行化育”的教风和“好思善问 学做并举”的学风。

师资队伍。学校涌现出了中国学前教育先驱陈鹤琴,被钱学森称之为“智力工程”创始人的顾力兵、徐章英夫妇,显微扩影仪和动物无性杂交实验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著名生物学家马希贤,著名语言学家余心乐,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胡守仁等一批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学校现有教职员工90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省部级人才12人。拥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中国高被引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广告教育40年突出贡献人物”“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5511科技创新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江西省赣鄱俊才支持计划文化领军人才”“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井冈学者”“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省情研究特聘专家”“江西省委办公厅信息决策咨询专家”“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金牌教师”“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四个一批’人才”“江西省优秀思政课教师等优秀人才。

专业建设。学校现有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7大学科门类29个本科专业,设有13个专业学院。现有省级特色专业6个,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3个专业获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学》等3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走进特殊教育》被评为全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省级课程35门,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教师主编教材25部,教师荣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励41项,其中1个教学团队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

人才培养。一百多年来,学校培育了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傅抱石、现代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奠基者喻宜萱、中国抽象代数之父曾炯、大革命时期赣南工人运动领袖陈赞贤、被鲁迅赞为“真的猛士”的刘和珍等优秀校友。累计培养本科、专科、中师、成人教育等各类学生20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特色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南昌市70%以上的小学校长、副校长以及80%以上的幼儿园园长毕业于我校。

近年来,学校以本为本,以赛促学,激发学生潜能。学生屡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江西省最美大学生提名、江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全国大学生“爱我国防”主题演讲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总决赛中获风采大赛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际赛道银奖和铜奖,获高教主赛道铜奖;在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全国三等奖2项、全省一等奖2项。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赛事中获奖1000余项

科学研究。学校拥有省级管理科学研究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资源融合中心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17个研究管理平台。2017年以来,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6项,成功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课题项目等一批国家级项目。学校教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SSCI、CSSCI等论文500余篇,科研成果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高科技成果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以上奖励16项。教师撰写的多篇咨政成果获全国政协领导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得到转化实施。

校园文化。学校大力实施校园文化提升工程,按照“把校史写入校园、把校友变成教材、把校园变成课堂”的建设理念,建有抱石园、赞贤广场、和珍广场、校史浮雕、自然博物馆等场所。坚持守正创新,弘扬师范文化,建立师德教育馆、抱石纪念馆、鹤琴纪念馆集中呈现百年师范特色。全面挖掘百年红色校史的时代价值,充分利用红色校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获评江西省首届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学校创建的“‘同’系列校园文化”品牌获评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创建的“英雄交响管乐团”“伶伦国学团”等校园艺术团成为靓丽的文化名片,创建的“新时代同心讲习”服务队、“双翼”科创服务队、“青歌志愿”服务队等均入选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榜单。

社会服务。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扎实开展教育部国培项目及省培、委培项目,2017年以来,共培训省级教学名师、校(园)长、乡村教师等各类师资2.7万人次。创办豫章儿童康复中心,且连续多年被评为“南昌市优秀残疾人康复机构”。学校“江西省特殊教育融合资源中心”,为全省高校、各市、县(区)特殊教育学校(资源中心)实施融合教育提供指导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特殊教育决策咨询服务。学校曾培育了基础教育著名品牌“南师附小”。如今,学校再次彰显师范特色,大力发展附属教育,创办豫章师范学院附属教育集团,先后与地方合作创办2所附属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附属小学、3所附属幼儿园和1所附属特殊教育学校。

新时代新作为。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和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确定的“三步走”发展目标和“12468”总体发展战略,固本兴新、团结实干,朝着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迈进,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数据截至2024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