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
刘永萍,女,1974年生,豫章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教授。2010年被评为“第五届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13年被评为“江西省特殊教育学科带头人”,2015年被评为“校教学标兵”和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曾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2项、省级课题5项,并出版论著1部。
用心培养特殊教育的“四有”好老师
刘永萍持之以恒致力于特殊教育人才培养28年,桃李满园。她说,每当去特殊教育学校,听到毕业几年的学生纷纷喊她“刘老师”时,看到有这么多学生坚守着特殊教育时,她就会感觉特别幸福。
刘永萍坚持以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特殊教育好老师为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豫章师范学院非常重视特殊教育,提出了“做精特殊教育”的办学目标,她作为特殊教育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多次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等特殊教育办学经验丰富的高校学习考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特殊教育专业”为主体,以“江西省特殊教育融合资源中心”和“豫章儿童康复中心”为两翼,产学研用相融合的开放型、融合式的内涵发展格局,探索出了“双实践、双循环,学中做、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特殊教育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都要深入豫章儿童康复中心,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应用,并在实践应用中开展科学研究、提升理论水平,循环往复,在学中做,也在做中学。她说,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师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培养了深厚的特殊教育情怀。
用心打造线上课程
服务有特殊教育知识需求的人
许多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儿童家长和非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对特殊教育知识是十分渴望的。2011年初,刘永萍和团队的老师们决定建设线上课程“特殊教育学”服务于社会大众。当时一没资金、二没技术,建设线上课程困难重重。她和团队老师先上网学习了很多线上课程,再设计课程,借摄像机自己拍摄。辛劳了半年,2011年9月,“特殊教育学”课程资源终于正式上线,社会反响很好,在年底获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6年2月,课程“走进特殊教育”广受好评,获评为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7年,MOOC是线上课程的热门形式,她和团队老师商量决定,“走进特殊教育”与时俱进,再次全面更新线上课程内容和形式。她和团队老师在各课程平台广泛学习后,将课程内容确定为10讲81个微课,不仅有传统的单人授课形式,还增加了访谈形式。不断完善,历时一年,课程上线了学银在线平台,2018至2019年立项并认定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还立项了江西省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
2020年,她负责的“特殊教育学”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走进特殊教育”线上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
用心绽放手语的精彩
刘永萍对手语是“一见钟情”的,28年来,她对手语教学和手语语言学研究的热爱更是有增无减。
为了采集全国各地的聋人手语语例,她珍惜每一次出差和每一个假期,每一次她都要提前预约好当地聋人,带齐装备。2017年9月,她还专程前往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龚教授处学习,潜心学习、研究手语语言学一年后,她的研究视野更开阔、研究方法更多样。
2018年3月,刘永萍经过一段时间的手语语例的采集和分析,对国内聋人的手语水平有了深入了解后,专程邀请了五名优秀聋人在专业摄影棚进行手语语例的拍摄。这五位聋人都非常热爱手语,拍摄十分认真,手语作品特别生动、有趣。2019年初,她开始撰写论著《语用学视角下的聋人手语研究》,她说,论著中,每一幅手语图,都是她用0.1倍速播放视频,1帧1帧选取、截图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她反复推敲选定的。这项研究开辟了我国手语研究的新路径,得到国内手语语言学家的高度肯定。2021年8月,《视觉语言学视角下的聋人手语研究》又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她说,她将持续探究手语的规律,用心绽放手语的精彩,为我国手语的规范化建设添砖加瓦。
用心指导和服务
全省特殊教育的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当今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刘永萍和她的省级教学团队,一直致力于推进江西省特殊教育的融合教育。2019年10月,她所在的豫章师范学院成立“江西省特殊教育融合资源中心”,为江西省实施融合教育提供指导和服务。她和团队老师深入江西省各县市,开展融合教育巡回指导工作。疫情期间,她没有停下对全省融合教育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广邀我国知名的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教育康复专家举办线上公益讲坛十九期。为了方便大家聆听,她把线上公益讲坛时间定在周五下午或双休日,并亲自主持讲坛,聆听者都称赞讲坛特殊教育大咖云集,理论水平高,实践指导清晰,受益匪浅。刘永萍说,融合教育任重而道远,她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特殊儿童顺利融入普通学校,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