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消息类
案例一
小王同学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尊敬的商户您好!由于购物平台网络系统升级,请您及时点击以下网址认证账号信息,www.xxxxxx.com以免影响正常接单!回复T退订”随后小王点开了短信内容中的网址,进入该网站之后按照提示输入账号和密码,随后一步步操作之后,银行卡内余额被洗劫一空。
1.网络平台抽奖扫码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等,假冒娱乐节目或知名企业向受害人发送虚假巨额中奖通知,并以“个人所得税”、“手续费”、“保证金”等为借口进一步实施连环诈骗。
2.考试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考生信息,有针对性地发送短信或邮件,声称“提供考题”“改分”“办假证”等,引诱考生汇款。这类诈骗方式成本低、风险小,犯罪分子在各大网站留下联系方式,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交纳预付款至指定账户,发现被骗也由于理由不正当而不敢选择报警。
【防骗提醒】漏题、改分、改档案、伪造资格证等行为本身就是非法的,请坚持用自己的实力说话。
3.利用伪基站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使用伪基站,冒用银行、运营商等客服电话号码发送短信给受害人,以账户积分兑换奖品等为由诱导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木马链接。用户一旦点击,犯罪分子就能在后台获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进而盗取其账户资金。
【防骗提醒】当收到“银行卡密码升级”“积分兑换”“中奖”等含有链接的短信时,要通过银行、运营商的官方网站或客服电话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链接。
二、警告通报类
案例二
某大学生小王接到自称社保局的工作人员电话,称小王的医保卡使用异常已经被锁卡,如有疑问请拨9转人工服务,因涉及切身利益,小王半信半疑的按下了数字键9,一分钟后,对方回复称小王的医保卡“因使用异常被锁卡”,并要求小王提供姓名、身份证号、医保卡账户等信息,所幸因小王警惕性较高,要求提供其具体办公地址时,诈骗对方察觉挂断了电话。
1.假冒公检法等电话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理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2.医保、社保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医保、社保中心エ作人员,谎称受害人系统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条例,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査,便于核査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渭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3.补助、救助、助学金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残联等単位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困难群众、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可以领取补助金、教助金、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卡号,然后以资金到账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进入英文界面操作,将钱转走。
三、消费陷阱类
案例三
某女大学生小雪,接到电话称其淘宝账号被盗,已被锁定冻结,需要联系淘宝客服办理激活或解冻,并给出了联系电话,小雪拨打了电话,并按照“工作人员”要求告知了账号、密码、支付密码等信息,后银行卡中的3000余元生活费被一扫而空。
1.低价代购诈骗
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一旦获取购货款则失去联系。
2.购物平台退款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购物平台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3.虚假购物网站诈骗
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即被划走
4.快递签收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称其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便于送货上门。随后,快递公司人员将送上物品(假烟或假酒),一旦签收,犯罪分子再拨打电话称其已签收必须付款,否则讨债公司或黑社会将找麻烦。
四、情感爱心类
案例四
某高校学生小姚的父母,接到来自小姚同学的QQ消息,称小姚因车祸受伤,现在急需手术处理,快转3000元手术费过来。小姚父母因爱子心切,就按照要求马上转账,转账过后电话联系小姚发现该生正在上课,原来是QQ号被人盗取。
冒充QQ、微信好友,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熟悉的亲友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防骗提醒】凡是亲友间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常用号码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五、收益回报类
案例五
某高校大学生小王看到有一则招聘网络兼职人员信息,即给商家刷信誉的工作,非常清闲,无需押金,并承诺每天至少可赚百元。小王信以为真,便开始刷单,期初每日都能得到返还的本金及佣金,但是从第三单开始,客服就用各种理由推托返现,并要求小王持续刷单。为了拿回本金,小王只能继续刷单,最后刷单金额共计10000余元,而此时客服人员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1.高薪招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2.兼职刷单诈骗
诈骗分子首先给应聘者下发两个比较小额的刷单任务,“按照约定”返还本金和佣金,充分赢得应聘者的信任。随后逐渐加大刷单任务的数量和金额,同时利用“必须刷满3单以上才能结算”等理由,来诱骗应聘者继续投入本金。受害人完成前几单任务后都会很快收到回报,而当做更多任务时,骗子就会切断与受害人的联系,就此消失。
【防骗提醒】求职者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工作,不要轻信没有留固定电话和办公地址的招聘广告。
3.校园贷诈骗
校园贷诈骗主要有三种:用“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夸大培训效果,签订培训合同,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与兼职诈骗结合,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等产品做“销售代理”,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很高,学生如不能如期还款,将迅速背上难以承受的债务压力。
【防骗提醒】学生申请借款或分期购物时,要衡量自己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对于关乎自身信息、财产安全的事,要多方求证,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甚至将身份证借与他人使用。发现危险,及时报警。
4.引诱裸聊敲诈勒索
犯罪分子非法获得被害人信息后,通过社交软件建立联系,步步引诱受害人“裸聊”,从而获取受害人不雅照片、视频进行敲诈。
【防骗提醒】应远离网络不良行为,不向陌生人泄露身份和家庭等敏感信息。